愉悦的春节长假余额不足,有人尽兴而归,有人意犹未尽。
同样的娱乐活动,有人乐在其中,有人苦不堪言。比如登山,体力充沛者以征服山峰为乐事,而体力不支者以半途而废为解脱。
再如,有人刷抖音笑声不断乐不可支,有人却觉得此举浅薄、层级太低,纯属浪费生命。
有人将愉悦分为三个层级,低级愉悦者工资也低,反之,高级愉悦者工资也高。初听之,以为是胡说八道,细想来,确实是这么回事。
初级愉悦——愚中作乐。
在短时间内,不用付出太多,轻易就能获得的愉快,比如看笑话,刷抖音,看小品,打麻将,斗地主,玩游戏等等,这种愉快来得快去得快,所以也可叫“快乐”。
长期沉浸在这样短平快的乐子当中,人会变得难以安静下来,难以深度思考,智商会越来越低。
也有人把这种愉快称为“消磨型”愉快,确实很消磨时间,很消磨意志,很消磨上进心。
有识之士提出,智者追求“慢乐”,愚者追求“快乐”。
长长久久地乐当然胜于一笑而过的乐。
然而,“快乐”易得,“慢乐”难求。
有什么事能让你乐上好几个月,甚至乐上好几年?答案绝对不是刷抖音、看相声小品。必须升级到愉快的更高层级。
中级愉悦——苦中作乐。
愉悦是有价格的,层级高的愉悦,代价也高。
祖先早就告诉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为了获得“人上人”的长久愉悦,先要埋头苦干俯下身子当牛做马。过程很长,吃苦很多,但成功以后可以乐好久。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那种愉悦,远不是打网络游戏能够比拟。
很多职场人,为了获得晋职加薪,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终于干出了业绩,在年终表彰大会上享受荣誉与奖金。
那份喜悦,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是攻克了世界性技术难关,甚至会终身难忘。
追求这样的愉悦,正好与“消磨型”相反,而是“补偿型”、“增长型”。拥有这种愉悦能力,愉悦会越来越多。
但前提是先苦后乐。还有更高境界。
高级愉悦——以苦为乐。
别人眼里的“苦”,TA不仅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到这个层级,有点超凡脱俗了。
举例,对很多学子来说,背课文是苦差事。但对外卖小哥雷海为而言,背古诗其乐无穷,他打败了北大才子,被喻为“诗坛扫地僧”。
如果他把背古诗当成苦差事,恐怕坚持不了13年。他以苦为乐,愉悦享受了13年,这样的境界,令人惊叹。
再如数学家陈省身,面对令人头大的数字,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数学是美的”、“数学好玩”。
职场上有人与众不同,祝福语不是“春节快乐”,而是“学习快乐”!“成长快乐”!“工作快乐”!(其实换成“愉悦”更好。)
一般人没有到达这么高层级的愉悦,理解不了,可能以为某人胡言乱语,发神经!
但愉悦学习、愉悦工作的人肯定更能持久,更能耐得住寂寞(只是低层级的人才这么认为,高层级的人不觉得寂寞,而是很享受其中的过程),更能取得大的成就。
有这样的人吗?有!任正非、董明珠等等职场高人,最愉快的事情是看团队攻城掠地,看公司业发展壮大。于他们而言,人生之大愉悦,莫过于此。
人生是一场修行,职场也是修行的道场,享受过程就是享受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