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浦东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张诗欢
本报记者许素菲
刚过去的8月14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各商业企业围绕“浪漫”做文章,拉动“甜蜜经济”再度升温。市民群众休闲娱乐、购物赠礼、影院观影……消费市场处处涌动着“甜蜜热潮”。
线上:节日鲜花有新意
七夕未到,鲜花已热。“备战”今年七夕,盒马提前一个月锁定了云南20个基地。为了让消费者买得到、买得便宜,预定了比平时多4-5倍的鲜花数量,通过“鲜花班车”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门店。在市场行情“一天一个价”的情况下,盒马花园能做到9成以上的鲜花与平时一个价,用户依然可以买到19.9元/束、29.9元/束的平价玫瑰。
此外,盒马花园发布的《盒马七夕鲜花消费报告》,还披露了一组有趣的鲜花消费洞察:在买花这件事上,上海、南京、杭州3座城市最“热情”,鲜花预售量排名全国前三;各花入各眼,不同城市的消费者对鲜花也各有所爱,上海消费者更偏爱时令花材,热衷追求绣球、芍药等具有“网红特质”的季节性鲜花;买花已不是“小年轻们”的专属,今年以来盒马花园50岁以上的消费用户增长了64%,其中50岁以上消费者占比最多的城市是上海。
叮咚买菜于去年11月启动了鲜花项目,截至目前,鲜花种类已扩展至50余个。数据显示,今年七夕,叮咚买菜礼品花束预定量相比今年“”实现了翻倍,整体销量预计环比增长5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叮咚买菜还首次采用了“电子贺卡”的形式,北京、上海、杭州等购买七夕鲜花的用户,下单填写表白或祝福语,就能用环保且更加“互联网”的方式,传达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七夕等情人节也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饿了么数据显示,今年跟恋爱相关的节日中,中老年人下单的鲜花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过3倍。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也会选择在这个节日给闺蜜、朋友送花作陪伴,这类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近4倍。
线下:实体商业更添烟火气
七夕的节日氛围,也为实体商业增添不少人气,各类“七夕限定”优惠和活动集中呈现。上海复地活力城带来“浪漫巡游”,大型的毛绒玩偶不时出现在消费者身边,萌趣可爱。世纪汇广场的ENZO、周大福、浪琴等多家珠宝、腕表品牌推出服饰上有特定颜色减元、黄金每克减30元、消费满额赠礼等专属活动。
电影市场方面,原定于8月12日上映的暑期档头号种子《长津湖》撤档,令今年“七夕档”缺少“主力”,加上部分地区电影院或关闭或限制上座率,市场总体表现不及预期。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七夕当天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超1.9亿元,总出票.1万张,总场次30.6万场。具体到单片,已上映16-23天的影片《怒火·重案》《盛夏未来》《白蛇2:青蛇劫起》单日票房成绩排名前三,分别为.26万元、.11万元、.24万元,上座率分别为19.1%、17.8%、18.9%。新片《测谎人》和《兔子暴力》位列第4位和第5位,单日票房分别为.69万元和.54万元。新片《深爱》单日票房.66万元,落后于已上映37天的《中国医生》,后者七夕当日票房万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