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祝福 >> 祝福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中秋将至,海创云预祝您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来源:祝福 时间:2023/10/2
中秋起源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风俗习惯1、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2、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月饼分类广式月饼:皮薄、松软、香甜、馅足苏式月饼:松脆、香酥、层酥相叠,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京式月饼:外形精美,皮薄酥软,层次分明,风味诱人潮式月饼:重油重糖,口感柔软滇式月饼:皮酥馅美,甜咸适中,色泽澄黄,油而不腻徽式月饼: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饱衢式月饼:酥香可口,芝麻当家秦式月饼:冰糖、板油出头、皮酥馅甘,甜而不腻晋式月饼:甜香醇和。形式古朴,口味醇厚、酥绵爽口中秋将至,我们除了和家人聚餐、赏月、吃月饼之外,你还知道其他的传统美食吗?是否还记得它们的味道?月饼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直到明朝才盛行,至今已是约定俗成。月饼圆又圆,又是阖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中秋节必食之品。菱角江南一带中秋节有吃菱角的习俗,一般用水煮,也有人做成菱角粥。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许多长辈会给小孩子吃菱角更寄托着大人们希望他们“聪明伶俐”的祝福。田螺曾在清咸丰年间《顺德县志》记载中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因此,中秋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鸭肉鸭肉是南京人在中秋节必吃的佳肴。八月份的鸭子肥瘦适宜,口感极佳,鸭肉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比其他肉类多,中秋正迎初秋,吃鸭子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桂花酒一个传统的中秋夜,三种元素不能少:皓月、月饼和桂花蜜酒。八月桂花香,用桂花做桂花糕或酿桂花酒,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再来一杯桂花蜜酒,阖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这正是团圆的意义所在。柚子柚子是圆的象征着团圆,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柚子又谐音“游子”,中秋是团圆之夜,游子固然要归乡团圆,除此之外,“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