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这四个字,被人们视为一种理想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心灵导师。
学生们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往往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要长得多,在许多情况下,教师们对学生的了解,比父母还要深刻,特别是那些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他们有许多不愿意和父母分享的心事,而且,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碌,所以很少跟孩子进行沟通。
初中生和小学生都还小,所以他们对老师都是毕恭毕敬的,还带着一丝“忐忑”,而高中生则要成熟得多,说话也要勇敢得多,而且大部分的高中生都还很年轻,所以他们和老师之间,没有什么代沟,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聊得不亦乐乎。
高中的学业,又忙又累,这也是最好的磨练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多人在高中之后,虽然分处两地,但依旧会有很多人,在寒假的时候,都会回来探望老师。
在中学阶段,有两种类型的学生,他们几乎不会再去探望自己的老师。
高中的日子很忙,有很大的压力,但这确实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哪怕已经离开了学校,回忆起以前的日子,还是会有很多感慨。
现在的互联网很发达,很多人都和自己的老师保持着良好的联系,每个假期都会去看看自己的老师,甚至有些人还会送给他们一些礼物或者祝福语,以示感激。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拜访自己的老师,有些人在高中的时候,表现得很差,甚至还会被老师批评或者惩罚过。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怨恨老师,在毕业后反而更加感激老师对自己的教导。还有两种人,则是曾经受到过老师特别喜爱或者期待的学生。但是他们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第一种是全班的尖子生,这些尖子生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尖子生,是全班最受重视的存在,特别是那些在全校排名靠前的尖子生,更是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追捧。这些尖子生在全班都是最受重视的存在,所以,全班的班主任都会为他们感到高兴,特别是在高考的时候,这些尖子生更是让全班师生都为之自豪。
这些尖子生,一般都会在大学里待上一段时间,因为他们的学习都很好,所以一般都会去外地的名牌大学,学习很忙,工作也很忙,很难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更别说去探望自己的老师了。
还有一种就是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这种学生平日里学习很好,受到了很多老师的青睐,但是当他们的考试成绩出来之后,他们的学习表现并不理想。原本认为可以进入名牌大学,但最终只进入了一个普通大学。
这种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的老师,如果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任何进步,那么就不会再回到学校,也不会再回到自己的老师面前。他们之所以不愿意来找自己的老师,也是因为自卑和内疚。
什么类型的同学比较愿意回到他们的校园去探望他们的老师呢?
许多中学的班主任都说,有三种类型的学生,他们会时常回到自己的校园去探望自己的老师。第一种类型的学生,他们有着非常好的人际关系,他们的组织能力一般都很好。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但是他们会受到老师的赞赏,在他们的组织和关系下,他们能够让同学们团结一致,在许多团体活动中都会出现他们的影子。因为他们喜欢与人交流,所以在毕业之后,他们也会跟同学、老师们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就是曾经受到过班主任特别关照的中学同学。有的同学因为家庭、个人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学业受到了干扰。班主任知道了之后,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可以安心地读书。这种同学对于班主任充满了感激之情。当然会主动上门拜访班主任。
还有一些曾经的“学渣”,许多“学渣”都是富二代,他们的父母都在附近,所以他们在毕业之后,都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去打工或者创业。这样的人,一般都很外向,很爱交朋友,和他们曾经的老师,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一有时间,就会去看望老师,老师们都会很高兴。
无论学生今后会不会再去学校探望老师,都要怀有一颗感激的心,因为老师曾经在我们的学业上对我们有过帮助,他也是我们在学习道路上的指明灯。
他们要知道,老师除了教学之外,还要培养更多的人才,他们有权利去批判和教导我们,而不是专门针对某一名同学。更多的是关心和期待,因此,我们要了解老师的好意。
今天的主题:你从大学出来以后,有没有回访过你的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