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是在公历年2月12日,距离现今已不到五个月。不知道读者朋友们的过年资金是否已经开始准备了?
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没有之一。这一点从全国各个地区的人民舍老本来过春节就能看出春节对国人的重要程度。
现如今的春节已然不单单只是一个传统节日了,它更是成为了中华文化、民族融通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背井离乡人心中最重要的期盼。
春节可以说是节俭的国人一年当中唯一一次挥霍的机会,而我国每个地方“挥霍”过春节的方式也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过年方式最具不同的两大代表性地区——南方和北方的过年方式有何不同?
吃食
南北方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划分标志,那就是主食材料。南方吃米,北方吃面,这一点在古代尤为明显。然而迈入新时期以来,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南北方的文化差异不断被消除,具体体现在北方人有很多爱吃米,南方人也有很多爱吃面。
但这只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个别现象,遇到节日则依旧会按照南北方的特点来制作。比如北方人过年大都吃饺子,什么三鲜、韭菜鸡蛋、猪肉大葱、荠菜猪肉等等种类的饺子,保证你在北方过年溜门串户的时候能吃到不重样的。而南方则大都吃汤圆,有芝麻馅、红糖馅两大主力军,香甜软糯,满口留香,这才是爱吃甜食的南方人真正心爱之物。
白天庆祝
北方庆祝过年大都喜欢张灯结彩、贴红挂喜,不管是大门还是卧室,只要有门和窗的地方都会贴上春联和窗花,有些人家用土灶的还会在祭祀灶王爷之后再在土灶上贴上夸赞之类的春联。当然了,门窗这些不运动的物体都贴了,怎么能少得了“出入平安”的交通工具?(春节过后春联下面的胶水很难除掉!)
南方白天庆祝过年的方式最经典的莫过于舞狮子,狮子在古代一般代表着吉祥安宁和稳定,这一点从大户人家门口的石狮子就能看出。一人狮头,一人狮尾,相互配合的同时还要展现出南派武功的阳刚,所以说舞狮不是谁都可以,但只要有舞狮的地方那必然是喝彩声不断!
夜晚守岁
北方守岁过除夕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数都是喜欢在吃完年夜饭之后,和家人一边打麻将一边看春晚,全家老小其乐融融。小一辈的大都喜欢围绕在老辈人的膝下听他们讲以前的过年方式,在听故事的同时还能忆苦思甜。
过了午夜十二点就到了大年初一,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所以北方大都喜欢抢着在零点的时候放鞭炮辞旧迎新,和过去的一年告别,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有些孩子还喜欢摇大人买的新鲜竹子,因为大人告诉他们,在新年到来的第一时间使劲摇树,第二天早上那些掉落的竹叶就能变成钱。
南方守岁过除夕的时候喜欢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边嗑瓜子聊家常看看春晚,然后睡觉。到了第二天大年初一的早上,南方人才开始真正动起来,他们一般会在开门时放响清晨的第一个炮仗,美其名曰“开门大吉”,之后便开始拜神祭祖。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一般都要是素斋。
从除夕就能看出来南北方过年的区别:北方注重除夕守岁,而南方则注重初一习俗。
拜年
过年最激动人心的时候是什么?不是年夜饭、不是放鞭炮,也不是看春晚,而是拜年发红包。
北方拜年形式比较杂,像河南地区一般未出五服的同宗亲戚,只要没处坏的都要上门拜年,离得远点的也要打电话。而山东苏北等地则比较简便一点,最远不过就可。然而山东苏北地区虽然拜年人数上简便了,但是在礼仪上却没有简便。晚辈拜年必须给长辈磕头,然后才能得到压岁钱,磕头的时候一般还要说祝福语,当然了,假若已经结婚成家就可以免去磕头礼,但同时也没红包可以给。
北方的红包金额比较多,大部分都是以红钞票为最低单位。
南方拜年则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是自己想去的亲朋好友处都可以去,哪怕是对门的邻居也是可以的,红包一般金额不多,大部分都是几十元。
娱乐方式
这个花样就多了,全国大都一样。其中南北最大的区别就是:
北方可以打雪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