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秋节,人们的脸上总会洋溢出抑制不住的微笑,因为中秋寓意着一家人的团圆,想到家人就会在心中填满喜悦之情。
“中秋节”似乎从我们一出生就有,无论是父辈祖辈甚至再往前追溯,都无法通过祖辈之间的口口相传获悉它的起源。
唯有通过史学典籍,考古发掘等方法来寻求答案。
通过《周礼》中《礼记·月令》的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最初对中秋有了体现,只不过并未指明具体时间是在八月的哪一天。
尽管在地方已经有了风俗,但直到唐朝,“中秋节”才被定为全国性的节日。在《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样的记载。
我们知道唐朝是一个文学创作极度丰富的时期,许多著名诗人也对这一节日有着诸多刻画。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通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亲人的相思之情;
张九龄同样在《望月怀远》中借“月”表相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尽管见不到在远方的家人,但是因为望着同一轮明月就当作在彼此身边;
韩愈更是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中直指一年之中的月色当属八月十五这晚的最美
......
可见在八月十五这晚的明月最是牵动人们内心深处对亲人、朋友们的想念。
年少还未离家的时候不明白中秋节的意义,直到后来收拾行囊,离家远行,奔波在外回家不易的时候才有了深刻的体会。
上小学的时候还未离家,每次过中秋节的时候老妈都会提前做很多月饼。当时最喜欢看那些月饼放在模具中,最后印花出来的过程。
在中秋节晚上,大人们会在殿台上摆满各种水果和月饼,然后上香祈福。
当时的我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庭院中,呆呆地看着空中那轮明月,想象着身边年长的人讲的嫦娥奔月的传说和课堂上学到的将月亮比作“玉盘”、“玉桂”等的诗句。
然后等待着家人忙完一起吃老妈准备的美食。伴着央视中秋晚会的节目度过中秋节。
后来逐渐长大后,开始了漫长的在外求学生涯。随着离家的日子逐年递增,慢慢地对中秋节的憧憬变成了对放假的期待。
特别是在年的时候中秋节变为法定节假日后,中秋放假的时间也变多了。
中秋节应该是春节之外最大的节日了,对于那时候几乎每天过着平淡的时光来说,能有一个节日的喜悦氛围来点缀平淡生活是最好不过的了。
从上一个节日来时就期盼着下一个节日的到来,我们也在这年复一年的期盼中,从少年长成了青年,从学校走向了社会。
有别于学生时代的意义,在参加工作后有个小长假更是显得弥足珍贵。更何况是这种家庭团圆的节日,让身在异乡的我倍感孤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年少学习的时候不懂诗句传达的情感,后来再细细品读时发现自己也成了那诗中人。
记得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当我们觉得孤独,本能让我们去寻求食物,本质上是想通过食物寻求社会联系。当你的身体在表达饥饿的时候,你心里渴望的是有人来陪你。”
现在的我似乎快要忘却了曾经在外打拼的自己,是怎样下班回家的,又是怎样独自消化那满身的疲惫和孤独的。
工作上的进步,遇到的开心的事情,不知道找谁分享自己的喜悦。
想要出去走走,打开通讯录,却找不到一个可以陪自己说走就走的人,最终只能选择一个人宅在家里。
翻开手机查看相册,只有数不清的工作内容和下班途中随手拍的风景。
所以在中秋节放假的时候,尽管回家的车票需要早早地去买,回家的路上人很多,但这些依然阻挡不了回家的热情。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在感慨许多节日已经失去原本的风俗习惯,只剩下一桌子的香气四溢的饭菜,用这些仪式来提醒我们节日的氛围。
尽管现在过节的气氛与我们小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中秋节真正的意义还在,并且每个人还在追求着,那边是团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将古代在外游子的心愿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出来。
这首诗流传至今依然脍炙人口,也是诉说着当今时代无数游子们在中秋节时那道不尽的思绪。
如今的自己已经回到家乡,虽然不是时时身伴父母身边,但回家的距离相比以往却缩短了不少。
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日子变长了,相聚的时光也不用再时时留意返程车次,可以全心地投入到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中。
特别是在家庭中有了新成员的加入,为这份相聚更增添了许多意义。
也祝愿仍在异乡奔波的你能够满怀亲人的挂念,即使是一个人的团圆饭也能够温暖你的内心。
人的一生着实苦涩,酸甜苦辣,带给我们更多的大概是失望居多。
希望中秋团圆这个带着美好祝福的节日能够抚慰我们心灵上的苦闷,节日的欢乐为我们应对未来的挑战积蓄力量。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时过境迁,岁月流转。我们现在见到的那皎洁的月亮依然是千年前人们遥望的那轮明月,它陪伴着一代代人走过来一个又一个的中秋节。
如今身处在同一时空的我们,即使身在不同的地方,但在这一天,抬头望向同一轮明月,眷恋着思念的家和亲人,这就够了。
人生一世,总会有不圆满的时刻。
无论是无法与亲人团聚的伤感还是那些消失的中秋记忆,与其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如把握现在,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最后,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祝大家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966.html